2015年鞍山事業單位招考真題試卷(教師崗) 答案及解析
2020-11-24
文章來源:未知

 一、單項選擇題

56.【答案】C

【解析】《學記》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其中提出了“教學相長”“長善救失”等觀點。

57.【答案】B

【解析】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論。該理論包括成分亞理論、情境亞理論經驗亞理論。其中,成分亞理論是核心。

58.【答案】D

【解析】1632年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一時期屬于資本主義社會初期。

59.【答案】C

【解析】普通中小學組織的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興趣小組的活動屬于課外活動的范圍。這樣的活動是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是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并不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

60.【答案】A

【解析】與“素質教育”相對應的“應試教育”,把分數作為選拔人才的手段,用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所以只是針對少數“尖子生”。

61.【答案】A

【解析】遺傳是個體發展的前提和物質基礎。

62.【答案】D

【解析】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包括: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無歧視原則和尊重兒童意見及觀點。

63.【答案】D

【解析】《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是: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表示教師應該起到示范性作用。

64.【答案】A

【解析】1922年全國教育聯合會頒布的壬戌學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規定的修業年限為: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所以又叫“六三三學制”。

65.【答案】B

【解析】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教學的首要任務。

66.【答案】C

【解析】“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出自《學記》,意思是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所以體現的是啟發性原則。

67.【答案】B

【解析】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教學為主。

68.【答案】D

【解析】欣賞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體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

69.【答案】A

【解析】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道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70.【答案】A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品德。“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是指給學生營造一個處處充滿教育因素的環境,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以境陶情,形成品德。

71.【答案】B

【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所達到成熟的時期是不同的。所以,不平衡性強調的是一個人的身心并不隨年齡均勻的發展。

72.【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73.【答案】D

【解析】“科學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最早提出了“四段教學法”理論,將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合、系統、方法四個階段。后由他的學生修改為明了、聯合、系統、方法、應用五個階段,稱“五段教學法”。

74.【答案】A

【解析】規則學習指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

75.【答案】A

【解析】場依存型的人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他們的態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人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

76.【答案】B

【解析】羅森塔爾效應指教師給予學生期待,學生會表現出教師期待的行為,與題干相符。

77.【答案】A

【解析】布魯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種教師反思的方式: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和行動研究。其中,反思日記是教師將一天中自己的經驗付諸筆端,記錄下來,以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并與指導教師共同分析的反思方法。

78.【答案】D

【解析】目標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立班級總體目標,然后轉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總體目標融為一體,形成目標體系,以此推進班級管理活動,實現班級目標的管理方法。

79.【答案】B

【解析】培養中國共產黨的接班人不是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

80.【答案】B

【解析】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科學技術能夠改變教育者的教育觀念;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科學技術能夠影響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科學技術能夠影響教育技術。

81.【答案】D

【解析】上好課的具體要求體現在:目的明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結構合理、有語言藝術等方面。其中,最根本要求在于是否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82.【答案】B

【解析】下位學習是指將概括或包含程度較低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圍較高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題中學生先學習“四邊形”的知識后學習“菱形”,屬于下位學習。

83.【答案】D

【解析】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論述了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的關系,即倒“U”型曲線。當學習簡單任務時,學習動機保持較高水平,學習效果好。

84.【答案】C

【解析】限定詞法是運用聯想,假借意義。比如題干中的圓周率,我們把它聯想為“山頂一寺一壺酒”的形象,便于記憶。

85.【答案】A

 

【解析】奧蘇伯爾將學習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附屬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其中,附屬內驅力是一種外部的動機,是學生為了保持家長和教師等的贊許或認可而努力學習的一種動機。86.【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學中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根據自己的理論,對什么是學習等相關概念展開爭論。學習理論之爭就集中體現在對學習的不同解釋上。

87.【答案】C

【解析】男女之間存在多方面的差異,生理上的性別差異一出生就會出現,但是心理上的性別差異要在一定時期才會出現。男女的性別差異也體現在智力差異上,男女智力水平總體是相同的,但是男女的智力結構存在著差異,各有各的優勢。

88.【答案】D

【解析】整天從事擰螺絲工作對從事其他工作起到了阻礙的作用,屬于負遷移。負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

89.【答案】D

【解析】操作熟練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級階段,這個階段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

90.【答案】A

【解析】許多研究表明,在動作技能學習的初期,要使示范有效,示范動作必須慢速進行。這是因為初學者在剛剛接觸一個新的動作時,往往顧了手,顧不了腳,他們很容易因為新的信息量過多而超載。

91.【答案】A

【解析】老謀深算是指周密的籌劃,深遠的打算。說明人辦事精明老練。這種能力是通過后天形成的,不斷積累的,屬于晶體智力。

92.【答案】C

【解析】過度學習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后仍繼續識記的記憶。C選項每次看完就回憶,這樣,多次看完就會回憶多次,符合過度學習的定義。

93.【答案】D

【解析】變通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個問題想出不同類型的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高。

94.【答案】A

【解析】集體討論又稱頭腦風暴法或腦激勵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廣益的形式,在一定時間內采用迅速的聯想方法,大量產生各種主意。

95.【答案】C

【解析】過度學習是達到一定程度后,仍然繼續學習的一種現象,適當過度學習達到150%效果最好。根據題意可知,一個學生學10次剛好記住一個材料,那么他的實際學習次數應該是15次。

96.【答案】D

【解析】個體的道德發展是在其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中實現的,矛盾和沖突是促進道德發展的直接動力。

97.【答案】A

【解析】心理健康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和良好的社會適應。

98.【答案】D

【解析】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行為模式。其中,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缺乏對他人的同情與關心;二是缺乏羞恥心與罪惡感。

99.【答案】A

【解析】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

100.【答案】A

【解析】相對評價又叫常模參照評價,是在被評價對象的群體中建立基準,然后把該群體的各個對象逐一與基準進行比較,以判斷該群體中每一成員的相對優劣。

101.【答案】C

【解析】教師自編測驗是由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測驗目的,自己編制的測驗,是為特定的教學服務的。

102.【答案】C

【解析】案卷分析是指通過分析學生的活動產品,以了解學生的能力、傾向、技能、成熟程度、情感狀態和知識范圍。

103.【答案】D

【解析】練習的進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了中期出現暫時的停頓現象,即練習成績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這種現象叫高原現象。

104.【答案】D

【解析】學校教育制度處于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體地位,體現了一個國家國民教育體制的實質。

105.【答案】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證;已經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喪失教師資格。所以《教師資格條例》規定,依照《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被撤銷教師資格的,不能再重新取得教師資格。二、多項選擇題

106.【答案】ABC

【解析】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受教育者的權利、決定教育的目的和部分教育內容、決定教育的體制。

107.【答案】ABCD

【解析】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包括: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08.【答案】BD

【解析】學科課程也稱分科課程,是一種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定的課程。主張課程要分科設置,分別從相應學科領域中選取知識,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分科編排課程進行教學。結構性、系統性和簡約性是學科課程最大的特點。

109.【答案】ABD

【解析】歸因理論由海德最早提出,后由韋納等人進行了發展。歸因理論的指導原則和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歸因會影響學生的人格發展,長期消極的歸因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應觀察學生的歸因習慣,引導學生正確歸因。

110.【答案】ABC

【解析】學校教育從奴隸社會早期開始出現至今,為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代,學校教育雖然也存在不少問題,但總體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取消學校是站不住腳的,應不斷改革學校教育,使其符合社會和人的發展要求。

111.【答案】ABD

【解析】氣質是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氣質是先天的,無優劣之分,很難改變,但是教師只要針對每種氣質的特點進行因勢利導的教育,都會起到遮蔽和改造氣質的作用。使其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不可順其自然。

112.【答案】ABD

【解析】青春期心理發展的矛盾性表現包括: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賴之間的矛盾;心理開放性與閉鎖性之間的矛盾;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

113.【答案】BCD

【解析】根據教師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可以把教師的成長階段劃分為三個階段,即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和關注學生階段。

114.【答案】ABCD

【解析】教育工作需要教師具備多種素養,選項中的內容都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具備的教育知識與技能素養,是保證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

115.【答案】ABCD

【解析】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之前對自己能否成功教育學生的主觀判斷。如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信心,認同自己的工作,對學生充滿期待,認為通過自己的教學,學生會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也會對學生嚴格要求。

 

 

【本消息來源網絡,遼寧科信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內容涉及侵權和變更,麻煩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
★ 編輯:wii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亚洲国产成人AV国产自,韩国大尺度电影,黑人太大太长疼死我了,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白色蕾丝超薄开档连身袜,日韩av无码,欧美性爱视频,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强奷漂亮少妇高潮a片app下载,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国产实拍上门保洁在线,同性男男黄g片免费网站18禁,边做饭边被躁bd在线看,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国产日产欧产美,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日产一二三四六七区,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好大用力深一点帐篷,欧美三级无码aⅴ在线观看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