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遼陽特崗教師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0.8分)
1.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技術”的教育家是()
A . 赫爾巴特
B . 杜威
C . 夸美紐斯
D . 布魯納
2.教育目的的本質是()
A . 培養社會精英
B . 提高人口素質
C . 促進社會發展
D . 培養社會所以需要的人
3.我國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澤東稱頌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 . 陶行知
B . 楊賢江
C . 蔡元培
D . 徐特立
4.義務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強制性②普遍③公共性④選擇性⑤終身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④
5.小學教師經常采用貼小紅花,貼小紅旗等方式鼓勵學生為班級做好事,這種教育方式是()
A . 懲罰評價
B . 榜樣示范
C . 情感陶冶
D . 實際鍛煉
6.小學生學習“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在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分類中屬于()
A . 概念學習
B . 符號學習
C . 表征學習
D . 命題學習
7.課程實踐中,不適合評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達成度的方法是( )
A . 課堂觀察
B . 活動記錄
C . 標準化測驗
D . 課后訪談
8.法國文學家加繆活動諾貝爾獎后,第一時間給他的小學老師寫了一封感謝信,這反映了教師勞動具有( )
A . 復雜性
B . 長期性
C . 創造性
D . 示范性
9.下列選項中體現了教學原則中量力性原則的是( )
A . 溫故而知新
B .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C . 欲速則不達
D .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0.在學習成敗歸因影響學習冬季的諸因素中,激勵作用最大的是( )
A . 運氣好壞
B . 能力高低
C . 任務難度
D . 努力程度
11.王老師在教授《落花生》一課時,讓學生談談做人該做“落花生”這樣的人還是做學霸,大家各抒己見,王老師運用的教學方法是( )
A . 講授法
B . 討論法
C . 談話法
D . 發現法
12.在談到小明的英語學習情況時,英語任課教師認為小明又沒有及格,讓他很無奈,班主任劉老師你則認為,小明這一次的成績比上一次高了20多分,有很大進步,值得表揚。英語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對小明的評價分別屬于( )。
A . 目標參照性評價、個體內差異評價
B . 常規參照性評價、個體內差異評價
C . 診斷性評價、絕對性評價
D . 診斷性評價、相對性評價
13.地理課上,趙老師利用地圖和模型表現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這種教學的直觀手段屬于()。
A . 實物直觀
B . 模象直觀
C . 言語直觀
D . 實驗直觀
14.“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灘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么東西,就必須用我們的眼睛。”這番話道出了()重要價值
A .自主學習
B .合作學習
C .探究學習
D .連續學習
15.近一段時間,班上流行大操大辦生日的風氣,孩子過生日家長們紛紛比闊。在班會上,班主任孫老師對這種情況進行了批評,要求大家厲行節儉。孫老師的做法體現了教師是()
A .文化知識的傳播者
B .高尚情操的塑造者
C .社會風氣的改造者
D .學生品行的引導者
16.小學生寫新字時,先聽教師講解,觀察教師書寫示范,這時的技能學習階段處于()
A . 操作定向
B . 操作模仿
C . 操作整合
D . 操作數量
17.班主任李老師在利用現代通訊方式聯系家長的同時,堅持定期家訪。研究學生個性特點,制定班級管理規則。對李老師的做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管理班級實現了優化高效
B . 注重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C . 教育學生做到了因材施教
D . 注重家校溝通的多元化
18.某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兒童居住較為分散,為保障當地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縣級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設置走讀學校
B .設置寄宿學校
C .設置家庭學校
D .設置半日制學校
19.《學記》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蘊含的教學原則是()。
A .直觀性原則
B .因材施教原則
C .啟發性原則
D .循序漸進原則
20.在教學《園的周長》時,張老師將“掌握園的周長計算公式”擬定為教學目標之一。該目標屬于()。
A .知識與技能目標
B .過程與方法目標
C .思想與方法目標
D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1.在小學科學教材中,線呈現動植物的基本知識,接著是與動植物有關的生態系統知識,再是與人類有關的生態系統知識,這種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屬于( )。
A . 直線式
B . 螺旋式
C . 并列式
D . 循環式
22.傳統教育派代表人物赫爾巴特主張的“三中心”是指( )。
A . 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
B . 學生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
C . 管理中心、活動中心和教學中心
D . 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和教學中心
23.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倡導的是( )。
A . 發現學習理論
B . 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C . 教學與發展理論
D . 范例教學理論
24.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認為、“兒童的自然”決定教育目的。這種教育目的價值取向屬于( )。
A . 個人本體論
B . 社會本體論
C . 國家本體論
D . 生活本體論
25.學校德育工作中經常采用的表揚與批評,獎勵與處分的德育方法屬于()。
A . 說服教育法
B . 品德評價法
C . 榜樣示范法
D . 品德陶冶法
26.“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說明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具有()。
A . 先導性
B . 感染性
C . 權威性
D . 針對性
27.把學習過程概括為“學-----思-----行”的統一過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 . 孔子
B . 孟子
C . 荀子
D . 墨子
28.認為我國現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的教育學家是()。
A . 陳鶴琴
B . 梁啟超
C . 蔡元培
D . 陶行知
29.中學教學工作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心部分是()。
A . 備課
B . 上課
C . 布置作業
D . 評定成績
30.-----是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在管理活動中占有中心地位。()
A . 控制
B . 激勵
C . 交流
D . 溝通
31.在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強調的是(),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
A . 記憶知識
B . “發現”知識
C . 積累知識
D . 搜集知識
3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識,常常會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的相關情境或者設置模擬情境,這主要體現的是教學過程中()的特點
A . 知、情、意的統一
B . 掌握知識的發展智力相統一
C . 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D . 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
33.在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中,屬于中心環節的是()
A . 領會知識
B . 鞏固知識
C . 引起學習動機
D . 運用知識
34.在我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中要求“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休”。這體現了教學應遵循()
A . 啟發性原則
B . 鞏固性原則
C . 因材施教原則
D . 循序漸進原則
35.衡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是()
A . 教學計劃
B . 教學大綱
C . 教科書
D . 考試成績
36.適用先進典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是德育的( )
A . 引導法
B . 榜樣法
C . 談話法
D . 討論法
37.制定教學計劃的首要問題是( )
A . 課程設置
B . 學科順序
C . 課時分配
D . 學年編制
38.馬克思主義認為,造成全國發展的人唯一途徑和方法是( )
A . 開展網絡課程
B . 加強現代科學教育
C .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D . 高等學校擴招
39.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 . 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B .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C . 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D .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不能起到主導作用
40.班集體形成的基礎是( )。
A . 明確的共同目標
B . 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
C . 共同的生活準則
D . 一定的組織結構
4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句話反應了德育的( )。
A . 導向性原則
B . 疏導性原則
C .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D . 因材施教原則
42.羅杰斯的“醫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發學習”。“排除對學習者自身的威脅”的教學原則屬于( )。
A . 結構主義課程模式
B . 發展性教學模式
C . 最優化教學模式
D . 非指導教學模式
43.最早倡導教育實驗,并提出“實驗教學法”這個名稱的是德國教育家( )。
A . 梅伊曼
B . 拉伊
C . 赫爾巴特
D . 康德
44.人們常說:“三翻六座八爬叉,十二個月喊爸爸”,這一說法所體現的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是。( )
A . 穩定性
B . 順序性
C . 不平衡性
D . 個體差異性
45.一節課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 )。
A . 組織教學
B . 講授新教材
C . 鞏固新教材
D . 檢查復習
46.德育的個體發展功能的發揮應注意( )
A . 強調德育的外在強制性
B . 注意功能實現的間接性
C . 注重個體的享用性
D . 尊重學習個體的主體性
47.班級文化是班級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出來的聯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 . 班級環境布置
B . 班級人際關系和班風
C . 班級制度與規范
D . 教師與個別學生的親密關系
48.“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句話反映了教師職業角色中的( )
A . 傳道者角色
B . 示范者角色
C . 授業,解惑者角色
D . 研究者角色
49.下列關于學生學業成績評定,正確的敘述是( )
A . 評定學生學業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記分法和等級制記分法
B . 一般來說,題的數量越多、便于給小分的用等級制較便利
C . 題的數量不多、開卷、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題目用百分制較方便
D . 在成績評定時,不能把等級制換算成一定的分數
50.———是嚴密組織起來的傳授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
A . 教學
B . 教育
C . 自學
D . 智育
51.————是全部教育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
A . 教育方針
B . 教育政策
C . 教育目的
D . 教育目標
52.悅耳美妙的輕音樂能使人產生春風拂面之感,這種心理現象屬于( )
A . 直覺
B . 錯覺
C . 幻覺
D . 聯覺
53.在下列各種學習動機中,屬于內在動機的是 ( )
A . 班級排名
B . 老師表揚
C . 家長獎勵
D . 學習興趣
54.學生學習了自然數以后,在學習整數,這種學習屬于( )
A . 上位學習
B . 下位學習
C . 類屬學習
D . 組合學習
55.為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將某個英語單詞編程肖故事。這是運用了( )
A . 復述策略
B . 組織策略
C . 精加工策略
D . 元認知策略
56.在心理輔導中,小學生有時會把輔導老師當成自己的父母,以獲得情感的滿足,這種心理現象屬于( )。
A . 共情
B . 移情
C . 同情
D . 親情
57.學生課前預習,帶著不懂的問題上課,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注意聽講。這種注意方式屬于( )。
A . 有意注意
B . 無意注意
C . 無意后注意
D . 有意后注意
58.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現的趨勢是( )。
A . 先慢后快
B . 勻速加快
C . 先快后慢
D . 勻速減慢
59.錢老師上課時經常先提出問題讓大家思考一會兒,然后再叫學生回答。以使學生的心理活動更好地維持在教學活動中。錢老師所采用的課堂管理方式是( )。
A . 團體警覺
B . 替代強化
C . 最小干預
D . 處理轉換
60.方華情緒興奮快而強,容易沖動,常常是爆發式的,并伴隨有明顯外部表現,他的氣質類型屬于( )。
A . 膽汁質
B . 多血質
C . 粘液質
D . 抑郁質
61.張老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即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也考慮他們在老師指導下可以達到的水平。堆果斯基將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稱為( )。
A . 教學支架
B . 最近發展區
C . 先行組織者
D . 自我差異性
62.郭陽同學近來總是不由自主地重復洗手,即便是洗了幾遍仍然認為沒洗干凈。明知沒有必要,卻不能控制自己。這說明他可能患了( )。
A . 抑郁癥
B . 焦慮癥
C . 強迫癥
D . 恐怖癥
63.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主要啟示是,教師對學生應該( )。
A . 鼓勵合作學習
B . 給予積極期望
C . 提出紀律要求
D . 引導發現學習
64.“學習過程就是嘗試錯誤的過程”,這一觀點屬于哪種學習理論?()
A . 行為主義
B . 認知主義
C . 人本主義
D . 建構主義
65.李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十分自信,認為自己能教好學生。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種心理特征?( )
A . 教學責任感
B . 教學幸福感
C . 教學理智感
D . 教學效能感
66.有的學生在課上從不主動舉手要求回答教師的提問,但始終注視著教師,這種注意屬------狀態。( )
A . 真正的注意
B . 表面上的不注意
C . 表面上的注意
D . 真正的不注意
67.在小學兒童的感覺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
A . 視覺
B . 聽覺
C . 膚覺
D . 運動覺
68.考試中因沒有復習到而答不出、想不起來的問題,叫--------性遺忘。( )
A . 暫時
B . 永久
C . 一般
D . 特殊
69.從愛聽童話,神話故事發展到愛聽英雄模范故事,這是想象( )發展的表現
A . 有意性
B . 現實性
C . 創造性
D . 概括性
70.“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反映了( )
A . 思維的概括性
B . 思維的靈活性
C . 思維的間接性
D . 思維的直接性
71.隨知識經驗的積累,兒童情感的分化逐漸精細,準確,以笑為例,小學兒童會微笑,大笑外,還會羞澀的笑、偷笑、嘲笑、冷笑等,這說明小學兒童情感( )得到發展。
A . 豐富性
B . 深刻性
C . 可控性
D . 穩定性
72.“前怕狼,后怕虎”,顧慮重重,這是意志品質()差的表現。
A . 自覺性
B . 果斷性
C . 自制性
D . 堅持性
73.蘇聯心理學家阿格法諾夫做出的“拾火柴”實驗是( )
A . 觀察法實驗
B . 自然實驗
C . 實驗室實驗
D . 自然實驗與實驗室相結合實驗
74.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其他學科研究都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
A . 客觀原則
B . 系統性原則
C . 教育性原則
D . 發展性原則
75.提出學習過程應始終以人為本,必須重視學習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學習觀是( )
A . 羅杰斯
B . 布魯納
C . 班杜拉
D . 斯金納
76.小學生的個性傾向性主要表現在( )
A . 需要 動機 世界觀
B . 理想 信念 世界觀
C . 興趣 動機 世界觀
D . 興趣 愛好 理性
77.自信、堅強、勤奮描寫的是人的哪種心理特征 ( )
A . 氣質
B . 性格
C . 能力
D . 動機
78.我國古代對于學習有“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的說法,從遷移的觀點看“溫故知新”屬于( )
A . 順向正遷移
B . 順向負遷移
C . 逆向正遷移
D . 逆向負遷移
79.教師在讓學生比較講臺面,桌面,教室地面,墻面和操場等的面積大小后概括出“面積就是平面圖形物表面的大小”這種學習屬于”( )
A . 歸屬學習
B . 歸總學習
C . 聯合學習
D . 機械學習
80.對于那些達不到的目標,有些人傾向于貶低目標的重要性,認為目標不值得追求,這種現象稱為( )
A . 葡萄酸心理
B . 甜檸檬心理
C . 壓抑作用
D . 否定作用
81.”掩耳盜鈴“”眼不見為凈“的心理現象是( )
A . 壓抑作用
B . 否定作用
C . 反向作用
D . 投射作用
8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的時間是( )
A . 1983年
B . 1986年
C . 1993年
D . 2006年
83.我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家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的文件是()
A . 《教師資格條例》
B . 《教師資格認定的過渡辦法》
C . 《<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
D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84.下列做法中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是( )
A . 學生王某不準守課堂紀律,被任課教師罰站3小時
B . 初中生李某偷竊老師500元錢,學校將其開除
C . 趙某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讓13歲的兒子輟學打工
D . 人民法院對17歲的張某搶劫一案進行了不公開審理
85.校風、教風和學風是學校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就課程類型而言,他們屬于( )。
A . 學科課程
B . 活動課程
C . 顯性課程
D . 隱性課程
86.教師魏某工作消極,多次曠工給學校教學工作造成嚴重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梢圆扇〉拇胧┦牵 )
A . 給魏某予以解聘
B . 給予魏某行政處罰
C . 對魏某予以罰款
D . 要求魏某悔過
87.小學生梁某欺凌同學,擾亂課堂紀律,學校經過研究決定將其開除,該校做法( )
A . 不合法,學校只能勸退學生
B . 不合法,學校不得開除學生
C . 合法,學校有教育學生的權力
D . 合法,學校有處分學生的權力
88.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教師節講話中指出,教師要做學生發展的“引路人”,其內容是( )。①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②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③做學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④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⑤做學生奉獻國家的引路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③④⑤
89.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費的規定是( )
A . 收學費,不收雜費
B . 收雜費,不收學費
C . 不收學費、雜費
D . 不收書本費、雜費
90.近年來,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來我國學習,并把中國文化帶回自己的祖國,這反應了教育具有( )
A . 文化傳承功能
B . 文化制造功能
C . 文化更新功能
D . 文化傳播功能
91.師德的靈魂是( )。
A . 關愛學生
B . 提高修養
C . 加強反思
D . 提高業務水平
92.教師對——是職業道德的最高境界。( )
A . 事業無私奉獻
B . 學生真誠熱愛
C . 同志團結協作
D . 自己嚴格要求
93.孔夫子所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止”,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可以理解為( )。
A . 走路身體一定要端正
B . 對學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確
C .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學生,學生自然會做好
D . 教師自己以身作則,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94.從教師個體職業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師的職業良心首先會受到( )。
A . 社會生活和群體的影響
B . 教育對象的影響
C . 教育法規的影響
D . 教育原則的影響
95.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教師節講話中指出“四有好老師”標準,其主要內容是( )。①有理想信念②有道德情操③有扎實學識④有實踐能力⑤有仁愛之心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96.當今教師在教學中提倡反思性教學,是古代先賢什么行為在當代的延伸( )。
A . 誨人不倦
B . 反躬自省
C . 教學相長
D . 為人師表
97.《學記》中說:“相觀而善之謂摩”是指教學中要( )
A . 互相觀察,互相模仿
B . 相互觀摩、切磋
C . 互相觀摩,從而變得善良
D . 注重教材教法分析
98.表示傳統師德非常重視嚴于律己、身體力行、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
A . 躬自厚而薄貴于人
B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C . 學而時習之
D . 見賢思齊
99.教師的師德修養,只有在____中才能得到不斷的充實、提高和完善( )
A . 學習
B . 交往
C . 思考
D . 實踐
100.有人說“同行是冤家”、“教會徒弟,餓死了師傅”,“文人相輕”,這些錯誤觀念與( )相違背
A . 謙虛為懷,自知之明
B . 相互幫助,通力合作
C . 嚴于律己,以誠待人
D . 學習先進,共同提高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
10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A . 發展方向
B . 發展階段
C . 發展結果
D . 發展進程
102.課的類型是根據( )
A . 教學內容
B . 課的具體任務
C . 學科特點
D . 教學目的
103.伴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及教育思想的轉變,師德內涵不斷通入了哪些新的東西( )
A . 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思想
B . 具有鮮明特時代特色的流行文化
C . 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觀念
D . 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道德意識
104.現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 . 公共性和生產性
B . 公益性和免費性
C . 科學性
D . 國際性
105.孔子的教育主張包括( )
A . 兼愛
B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 . 有教無類
D . 教學相長
106.課程目標的依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
A . 對學生的研究
B . 對教師的研究
C . 對社會的研究
D . 對學科的研究
107.“人文關懷”是教育的魅力追求,它強調的是( )
A . 對人的尊重、理解、關心和愛護
B . 歧視差生
C . 發揮人的自由創造精神
D . 發揮人的主體性
108.教師專業化應符合的條件有( )
A . 具有專門的知識技能
B . 以奉獻和服務精神未核心理念的職業道德
C . 有為學生和社會所公認的復雜知識技能和權威的影響力
D . 具有充分的資質和自律性
109.教育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措施有( )
A . 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培養
B . 重視學生主體參與課堂、獲得體驗
C .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針對性教育
D . 教育目標要反應社會發展
110.班主任工作內容有( )
A . 了解和研究學生
B . 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C . 做好學生家長工作
D . 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111.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有( )
A . 建立可行目標,堅持不懈努力
B . 堅持知與行的統一
C . 堅持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D . 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
112.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的我國現行教育基本制度有( )
A . 學位制度
B . 學業證書
C . 成人教育制度
D . 職業教育制度
113.學生最喜歡上肖老師的課,因為他上課的時候學生可以自由看小說、玩手機或者睡覺,肖老師認為自己只要認真把知識講清楚就行了,學生聽不聽課是他們自己的事,紀律管理應該是班主任負責,他的這種做法( )
A . 沒有認真履行教師的權利
B . 沒有認真履行教師的義務
C . 沒有認真履行教師的職責
D . 沒有落實教育教學任務
114.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 )作用
A . 描述
B . 解釋
C . 驗證
D . 預測
115.根據個人心理活動的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為( )
A . 獨立型
B . 外傾型
C . 內傾型
D . 順從型
116.下列屬于正遷移的是( )
A . 數學審題技能的掌握對物理、化學的影響
B . 在學校愛護公物的言行影響在校外規范自己的行為
C . 外語學習中,詞匯的掌握對閱讀的影響
D . 學習漢語字母發音對英語字母發音的影響
117.青春期常見的消極心理表現有( )
A . 煩惱
B . 孤獨
C . 表態
D . 偏激
118.空間知覺包括( )
A . 形狀知覺
B . 大小知覺
C . 深度知覺
D . 方位知覺
119.正強化包括( )
A . 獎學金
B . 對成績的認可
C . 表揚
D . 發放獎品
120.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包括( )。
A . 政治素質
B . 業務素質
C . 心理素質
D . 文化組織